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 >  主页 >  信息详情
抗战故事 寻迹湾区|小旅店里的大营救

点击数:1118 发布时间:2025/8/22 19:36:38 发布者:管理员




“春节那天
我把鸡和用料买来了
茅盾的夫人亲自动手做
做好后还叫我们一起吃……”
这是一段
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亲历者
回忆的“年夜饭”场景
在那个战火纷飞、物资匮乏的年代
在小小的东湖旅店里
这份“烽火中的温情”
显得弥足珍贵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
日本侵略军大肆搜捕
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
中共中央和南方局、周恩来
对此极为关注并指示
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等
部署组织秘密营救
粤港两地党组织、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
坚决执行任务
他们穿越封锁线
渡海、翻山、潜伏
惠州东湖旅店
正是这场“大营救”的重要中转站之一


当时惠州城情况险恶
刚刚经历日军的烧杀抢掠
负责惠州城接应工作的卢伟如
化作商人租下了东湖旅店部分楼层
用于秘密营救工作
小小的旅店护住的却是中国的文脉


从突围到穿越封锁线和游击区
最后安全抵达大后方
这场被茅盾称作为
“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通过几个月的严密组织、多路并行
分段接力、水陆结合
依靠广大群众力量
成功营救了800余位
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及其他人士
并且无一被捕牺牲
茅盾在回忆录《脱险杂记》中写道
“我们仅仅是通过游击区而已
可是它给我印象深刻得很
到今天还像是昨天的事
闭了眼还看见那些年青的战士”


历史看似遥远
却值得永远铭记
当我们走进东湖旅店
触摸的不仅是老楼梯的斑驳
更是一个民族
在危难中守护文脉的睿智与胆魄
这种伟大的精神
启迪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薪火赓续
奋楫笃行




总监制/胡翼 
监制/梁卫浩 曾爱友 宋雪
主编/张蓓
统筹/陆玮
编导/黄慧清
总台记者/曾萍
编辑/门少华
值班编辑/王亦佳
合作单位/中共惠州市委宣传部
中共惠州市委党校(中共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惠州市广播电视台
东湖旅店——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
深圳市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研究会

往期推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湾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