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67 发布时间:2019/9/4 0:00:00 发布者:大湾区创新产业联盟
6月28日,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建设项目开工。这座位于深圳中部、建成通关满30年的老口岸,如今已被规划进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根据规划,皇岗口岸重建总工期约3年半,重建后将取消货检通道,释放部分土地,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要求深圳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点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给出了明确的行动路径。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认为,《意见》进一步落实了深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功能。
前海 9年累计推出469项制度创新成果
8月26日,不仅是深圳经济特区39岁生日,也是前海合作区成立9周年之日。前海位于深圳南山半岛西部、珠江口东岸,紧邻香港国际机场和深圳机场两大空港,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数据显示,从2013年允许企业注册到2018年底,前海注册企业增加值从49.9亿元增长到2000亿元,增长40多倍,税收收入增长70多倍。
“前海成立9年来最大成果是初步形成了‘前海模式’,即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条件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实现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开发开放模式。”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田夫说。
前海目前已累计推出469项制度创新成果,全国首创或领先166项,分别在全国、全省和深圳市复制推广50项、69项和122项,在山西省等地复制推广160多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对港澳开放水平”,《意见》要求深圳进一步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
基于成立9年来的制度创新经验,前海今年推出系列政策汇编,进一步形成了“1个总体方案、3个分领域若干措施或行动方案、7个产业政策实施细则”的“1+3+7”政策体系,进一步强化政策的系统集成和组合效应。
制度创新为前海带来了粤港澳深度合作的发展模式。据统计,前海累计推出100余条深港合作政策。面向港企出让土地18宗、面积37.26公顷,占到经营性土地出让的45.9%。通过建立深港创新城、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深港基金小镇等重大平台,汇丰、恒生、港交所、东亚等一大批知名港企在前海集聚发展。
截至2019年上半年,前海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555家,注册资本12343.56亿元,实现增加值占前海全部增加值的22.9%。仅今年上半年,前海实际利用外资就达25.33亿元,占深圳市58.5%、全省20.7%、全国3.7%。
《意见》发布后,前海提出以开放度最高、自由度最广、引领性最强、创新力最佳、辐射力最优、联动性最好“六个最”为行动指引,以重溯初心使命、重新顶层设计、重构发展空间、重振开放能级、重塑体制机制、重铸集聚效应“六个重”为实现路径,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窗口、高质量发展的窗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窗口”。
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加快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动
9年来,前海已成就斐然,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才刚刚起步。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印发,首次提出支持落马洲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毗邻的深方科创园区建设,共同打造科技创新合作区。
可以说,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纲要》中唯一定位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合作区域,同时也是唯一一个深港跨境接壤互联互通的合作区。因此,《意见》不仅提出加快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探索协同开发模式,创新科技管理机制,还要求促进合作区人员、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要素流动成本比较高,是深港建成国际一流科创聚落的最大障碍。”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原局长徐友军指出,深圳需要在一国为本的前提下,善用两制之力,必须实现规则衔接,将深港优势结合起来。“对于营商环境等香港领先、能够复制的部分,深圳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对于一时难以直接复制的规则,深圳可以在借鉴的基础上,加快制定与之接轨的制度规则体系。”
深圳市政协委员、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同样认为,深圳需要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动和规则对接上率先突破,在全面扩大开放、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上发挥好“示范”作用。
事实上,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是加快深港间要素流动的重要方式。来到这片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可以看到位于香港一侧的落马洲河套区域多处地块正在进行填土工作;位于深圳一侧,皇岗口岸临时旅检场地建设项目已经正式启动。据了解,目前深港两地正积极推动河套区域建设港深创新及科技园,预计2021年或之前完成首幅可供深港创科园公司作上盖发展的土地。
早在2017年,香港科技园公司就已经成立全资子公司——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有限公司,全面统筹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的上盖建设、管理、维护和营运等工作。建成之后,与深圳接壤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不仅进一步扩展香港的创科生态圈,园区企业还可以借助深圳的供应链、人力资源等优势,更方便地进入内地市场。
而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园区,截至目前,已引进或确定入驻的优质科研机构和项目合计70个。仅今年上半年,深圳市福田区就已经与港科大、中科院先进院签订合作协议,重点引进了港科大7大科研团队实验室、微电子学院分支单位、校友企业及蓝海湾孵化港空间。
“目前合作区开发建设整体进展迅速,已梳理产业空间约37万平方米,可供开发和改造的土地面积62万平方米,为合作区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深圳市福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合作区将充分发挥“离岸、跨境、国际化”优势,推动实施人员、资金、物资、税收、信息等领域先行先试政策,为深圳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注入强大动力。
深汕特别合作区 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前海、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连接深港的重要枢纽。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仅要紧密连接深港,更要推动深莞惠联动发展,并以深汕特别合作区为桥头堡辐射粤东。
如今,在深圳龙岗的清林路与黄阁路上,行驶着一条特别的深莞跨市公交,其挡风玻璃上标注着从凤岗天堂围到龙岗大运站。大约15分钟就有一趟,每趟公交车乘客爆满。近年来,随着三地加速融合,工作在深圳,居住在东莞、惠州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且,不少深圳人选择在凤岗、塘厦、长安、虎门等临深片区安家置业;越来越多的东莞、惠州居民会前往深圳的医院看病。
以轨道交通为核心,深莞惠交通连接将进一步强化。除广深港高铁外,穗莞深城际铁路将于今年国庆前开通;赣深高铁东莞塘厦至深圳北段正在施工;未来,东莞还将有6条地铁线路接驳深圳……《意见》进一步提出,要推进深莞惠联动发展,这无疑将推动三市在制度与规划等顶层设计方面的合作。
“深莞惠不但有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必要性,还应该按照同城化发展;不但要构筑一小时生活圈,还要构建半小时经济圈,逐渐消除两地边界。”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专门对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深汕合作区”)明确了具体要求:要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在此之前,《纲要》同样提及,深化区域合作,有序发展“飞地经济”。
“几年来,我亲身参与了这座新城的建设发展,见证了深汕从一块沉睡已久的边缘之地,正逐渐努力崛起为滨海新区、产业新城,通过不断理顺体制机制,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合作、协调发展新路。”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发改财政局副局长王涛感慨道。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地区生产总值为36.71亿元,同比增长30.3%;固定资产投资34.55亿元,同比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亿元,同比增长9.2%。全区经济运行始终保持向好的发展态势。
“我们要准确把握重大历史使命,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新路径。”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产耀东表示,深汕特别合作区既要加快产业项目建成投产,也要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粤东沿海经济带新中心、深圳自主创新拓展区、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全媒体记者 何雪峰 陶清清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