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40 发布时间:2025/7/27 19:26:59 发布者:管理员

“甲骨文字震天下,殷商文化传千年。”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犹如一部立体的中华文明史书,是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殿堂级博物馆。古铜色的大门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门内藏着的是中华文明最原始的“基因密码”。来自香港的王一翔、李优优和来自澳门的赵娉悦走进这里,他们看到那些刻在甲骨上的笔画、铸在青铜上的纹饰,像是古人留下的密语,等待后人一一破译。在这里,文字不仅是符号,更是鲜活的历史记忆。进入展厅,一组泛黄的“龙骨”药材静静陈列。这些曾被当作中药的龟甲兽骨上,深浅不一的刻痕勾勒出神秘的印记——既有祭祀的庄严,又带着占卜的神秘。同学们观察着这些三千年前的痕迹,跟随研究员解读甲骨从药材到国宝的传奇蜕变,触摸文明在偶然与必然间的奇妙联结。一片特殊的卜辞记录格外引人注目。这些刻画符号既有叙事的雏形,又带有生动的画面感:让我们发现文字从“记录神谕”到“书写生活”的奇妙转变。三位同学跟随讲解员的解读,仔细观察这片记载商王坠车事件的甲骨,体会这些符号里蕴含的历史价值和幽默趣味。在二里头陶片展区,夏晚期的陶片上刻满了古朴符号。它们既有象形的影子,又尚未形成连贯的表达。这些陶片让我们看到文明从“画符记事”到“成字载史”的关键一跃。在这座文字圣殿中,三千年的文明密码被一一唤醒。从占卜刻辞到生活记事,每一道笔划都在诉说着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三位年轻访客专注的身影,正是文化传承最美的注脚——当古老文字遇见年轻心灵,中华文明的血脉便在这静默的对话中生生不息。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湾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