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78 发布时间:2025/7/20 22:03:15 发布者:管理员

7月19日,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截至2025年7月18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1161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
此前,顺德在7月15日通报确诊病例为478例,3天激增确诊病例683个。
佛山市南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截至2025年7月18日,南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16例,主要集中在桂城街道,均为轻症病例。
佛山市禅城区卫生健康局通报,截至2025年7月18日,禅城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2例,主要集中在石湾镇街道、张槎街道,均为轻症病例。
为此,顺德区、南海区、禅城区发布《告全体市民书》,号召公众积极行动,充分利用周末时间,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杀灭成蚊。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可能感染发病。
感染后,通常3-7天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明显的关节疼痛或皮疹;还常伴肌肉疼痛、头痛、恶心、疲倦等不适。多数患者为轻症,大约一周可治愈;重症及死亡病例较为少见。
暑期高温多雨、人员流动增加,蚊媒传染病风险也随之增加。防蚊灭蚊是防控蚊媒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根本措施。
穿衣“武装”:户外活动,尤其是清晨和傍晚(伊蚊活跃高峰),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驱蚊“护盾”:暴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喷涂驱蚊剂,并按说明书要求足量、定时补涂。居家安装纱门纱窗,睡觉使用蚊帐。
避免“高危地”:减少在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孳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翻盆倒罐:彻底清空、倒置或妥善遮盖闲置的盆、罐、桶、缸、轮胎等容器。
清淤疏堵:清理房前屋后沟渠、天台排水槽淤塞,保持水流畅通;填平洼地。
勤换勤清:家中水养植物每周至少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宠物饮水碗、接水盘等同样需勤换勤洗。
严密加盖:必须使用的储水容器(如水缸、水池)务必严密加盖或投放安全的灭蚊幼缓释剂。
垃圾管理:妥善处理垃圾,特别是废弃的瓶、罐、塑料袋、一次性饭盒等,避免其成为小型积水容器。
合理使用杀虫气雾剂:使用前,应先把食物、水源、碗柜等密闭或遮盖,避免污染。气雾剂可直接对准蚊虫喷射,也可以关闭门窗,将气雾剂喷头向上45°角向房间各方向喷射10-15秒,然后施药人员离开房间。气雾剂作用约20分钟,打开门窗充分通风后方可进入。
选择合适的驱蚊剂:可选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精油类(如柠檬桉)等成分的产品,按产品说明涂抹或喷洒在暴露的皮肤表面,但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嘴巴,儿童使用时应选低浓度产品,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投放灭蚊幼缓释剂:家庭室内外难以清除的积水可投放灭蚊幼缓释剂。例如0.5%吡丙醚颗粒剂或苏云金杆菌血清型14。
来源:总台央视新闻、国家应急广播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湾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