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 >  主页 >  信息详情
20年前,这里向世界递出靓丽的文化名片

点击数:1139 发布时间:2025/7/17 11:17:26 发布者:管理员




20年前的今天(2005年7月15日),“澳门历史城区”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1处世界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总面积约1.23平方公里,由8个广场前地、22处建筑物及其周边街道组成。它保留了中国和葡萄牙风格的传统建筑和街道特色,展现了澳门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城市特色,吸引无数游客从五湖四海前来,感受独特的澳门风情。


今天,与大湾区之声一起,“云游”澳门不可错过的世遗打卡点吧。


大三巴牌坊


澳门的城市地标——大三巴牌坊的前身是圣保禄大教堂,附属于圣保禄学院。该学院是远东地区第一所西式大学,对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1835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圣保禄学院及其附属教堂,仅剩下这座精美的石砌立面、大部分地基和教堂前的台阶。因这座石砌立面形似中国传统牌坊,当地人将之称作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建筑风格为巴洛克式,却融合了许多东方元素,例如中文字、菊花图案等。


妈阁庙


妈阁庙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也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保存至今时间最长的。据说,葡萄牙人初抵澳门时便是在妈阁庙附近登陆,他们询问居民当地名称,居民误以为问的是庙宇,答称“妈阁”,从而诞生了“MACAU”这个美丽的名字。 


妈阁庙有许多摩崖石刻,是研究澳门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这里见证了澳门的岁月变迁,每一砖一瓦都透露着历史的韵味。

郑家大屋


郑家大屋是中国近代思想家、实业家郑观应的故居,也是澳门唯一的“荣禄大夫第”。整体建筑以岭南形制构建,具有中式的古朴和典雅,同时也能看到不少“中西合璧”的细节,十分有趣。


值得一提的是,郑家大屋还被印在了500澳门元纸币上,参观时不妨拿着纸币去打卡吧。

议事亭前地


议事亭前地广场中央有一个喷水池,所以本地居民习惯称呼此地为“喷水池”。开埠至今,议事亭前地一直是澳门的市中心,四周被历史建筑环绕,既古老又充满活力。


广场地面铺设了黑白色的碎石,构成波浪形图案,衬托着周围颜色鲜艳的历史建筑,呈现出浓浓的南欧风情。

大炮台


大炮台于1626年建成,占地约1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古老的西式炮台之一,从这里可以眺望澳门全景。


大炮台曾经是澳门防御系统的核心,也是当时澳门总督府的所在地。这些大炮见证着澳门的变迁与发展,站在这里更能感受到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奇妙氛围。

东望洋灯塔


东望洋灯塔是中国海岸线上第一座现代灯塔,也是澳门在世界地图上的地理定位标志。在雷达未普及前,东望洋灯塔是船舶进入珠江的地标。


从灯塔顶部可以俯瞰整个澳门半岛,是拍摄澳门全景和落日的绝佳机位哦。


综合: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澳门世界遗产网等


监制/胡翼 宋雪
主编/张蓓 
值班编辑/小喆

往期推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湾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