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30 发布时间:2025/7/11 17:46:12 发布者:管理员

作为全国大陆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广东拥有4000多公里海岸线。如何推进创新驱动、高效协同、产业升级、人海和谐与合作共赢,以创新为笔,塑造广东海上新优势?
伶仃洋上,创新的浪潮正在涌动:海上风电机组实现“发电养鱼”双丰收;现代化养殖工船华丽变身为“海上星级酒店”;科考船队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还肩负起水下考古的重任……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混搭”实践,生动展现了广东打破产业壁垒、推动技术融合的创新成果。传统粗放式养殖模式已面临发展瓶颈,而新兴的业态融合正在开辟“蓝色经济”的新天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大海指出,这种创新模式不仅突破了产业发展瓶颈,更满足了多元化需求,为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成功范例。近年来,广东创新推行“近海修复、远海开发”的陆海统筹发展策略:在近海区域实施生态修复,累计整治海岸线超过300公里;在深远海区域推进开发建设,已建成15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同时,通过制定《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等政策法规,将实践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广东实施的“疏近用远”“优近拓远”战略,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胡振宇看来,巧妙平衡了近海与远海的发展关系,谱写了一曲人海和谐的新乐章。面朝蔚蓝,向海图强。从船舶制造突破到全产业链布局,从政策引导到法治保障,广东正以创新与制度“双轮驱动”,在深蓝赛道上书写海洋强国建设的“湾区实践”,为全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示范样本。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湾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