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 >  主页 >  信息详情
抗战家书 山河回响 | 赵一曼:烽烟中的炽爱 写给儿子的绝笔信

点击数:1147 发布时间:2025/7/14 23:15:21 发布者:管理员




家书,见字如面,纸短情长,是血脉亲情的绵延流淌,是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烽火岁月中,它是生命分量的沉重丈量,是赤子之心的无声映照。穿越历史烟云,抗战先烈们留下的家书,已铭记为峥嵘岁月的历史刻痕,铸造成永恒的精神丰碑。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两岸青年共同发起重读抗战家书活动,推出系列短视频《抗战家书 山河回响》,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这是一位31岁的母亲,在前往刑场的火车上,给自己的孩子留下的绝笔信。她知道,此去便是永诀。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1905年生于四川宜宾。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毅然告别家人和年幼的孩子,远赴东北,走上抗日斗争的前线,从事秘密抗日活动,并正式化名赵一曼。她所率领的抗日游击队辗转于白山黑水之间,让敌人闻风丧胆。


193511月,为掩护部队突围,赵一曼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不幸落入敌手。不久,她被带至哈尔滨,日寇使用电刑、老虎凳、灌辣椒水等惨绝人寰的酷刑摧残她,但她宁死不屈,毫不动摇。


19368月,赵一曼被押上前往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市刑场的火车,在生命最后时刻,她最为牵念的是自己年幼的儿子。她向看押人员要来纸和笔,写下了这封绝笔信。


△赵一曼写给儿子陈掖贤的绝笔信,后由陈掖贤誊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向上滑动启阅)


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
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呵,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呵!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赵一曼的绝笔信,短短一百多字,却有着千钧的重量,这份浸染血泪的家书,饱含着母亲对孩子的深情惦念,又充满着英雄对抗战的坚定意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赵一曼用她义无反顾的“实行”,完成对幼子的最后一次“教育”:有国,才有家!


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读起这封家书,仍能真切感受到充溢其中的炽热情感。那是以赵一曼等抗日先烈为代表的中华儿女,对家庭与生活的眷恋,对国家与民族的赤诚。这两种爱,在民族危难之际深度交融,凝结为中华民族精神血脉中不朽的篇章,激励抗战时期的中华儿女浴血奋战、抗击日寇、护我中华;也鼓舞着今天的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凝心聚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美华章。




监制/胡翼 安亚强 甘永煌 谢彧 宋雪
主编/张蓓
策划/谢锦亮 郑婷婷 张瑜瑜
总台记者/刘杨 李展鸿
值班编辑/小喆
鸣谢/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往期推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湾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