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76 发布时间:2019/8/6 0:00:00 发布者:大湾区创新产业联盟
蓝天白云与清新空气相伴,珠三角森林城市生机盎然,绿色生态水网越织越密,绿色能源体系加速建立……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
朝着美好的愿景目标,广东正持续发力。
7月26日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以下简称“全会”)提出,全面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提出要抓住重点,在生态建设等方面聚焦发力,不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而在此之前的7月5日,《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及《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有专门章节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美丽湾区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个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加速形成。
“湾区蓝”成为常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美丽湾区的建设,离不开主动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当前,蓝天保卫战与碧水攻坚战已在大湾区打响。
2019年1月至5月,珠三角9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95.7%,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其中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0%。
来自粤港澳珠三角区域空气监控网络的数据也反映了这一变化:23个站点显示着表征空气优良的一片黄绿色。
全会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推动大湾区建设不断释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这个从2005年开始运行,并在2014年监测范围从粤港扩展至粤港澳三地的监控网络,正是粤港澳以环境信息共享推动联防联控等环保合作的成果。
《实施意见》提出,完善粤港澳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合作机制,采取硬措施整治大气污染。2006年至2018年期间,监测网络测得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的年平均值分别下降了81%、28%及36%,在2014年9月纳入监测网络的PM2.5年平均值相比2015年下降了13%。
天朗气清、蓝天白云。如今,走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湾区蓝”已日益成为常态。
“这反映近年来粤港澳联合或独立推行的减排措施,已对珠三角区域的整体空气质量带来了改善效果,包括要求发电厂安装脱硫设施、制定及收紧车辆的排放标准、淘汰较污染工业设施等。”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专家分析。
空气治理的同时,大湾区水环境治理工作也正加速推进。一声开工令下,机器启动,吊臂挥舞。5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该工程将把清澈的西江水东输,为广州南沙及上百公里外的珠江东岸城市“解渴”。
西水东送的背后,是广东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的持续努力。
《实施意见》对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作出了系统部署,提出实施东江、西江及珠三角河网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重要江河水质提升工程,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行动计划》则明确,到2020年,基本消除大湾区内地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去年以来,广东开展水源地保护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建立问题清单,逐一整治销号,去年底如期完成925个地级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今年,广东又启动了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
同时,全省继续攻坚治水短板。去年底,广东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发布1号令,要求攻坚深圳河口等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各级河长湖长高位推动治水。目前,广东已设立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37871名、湖长476名,加上村民小组设立的河段长兼巡河员,总数超过15万人。
一座座污水处理厂拔地而起,一根根管道扎入地下延伸,截留污水,守护着大湾区的绿色家园。2018年,全省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59.2万吨,新建成配套管网将近8000公里,连续两年刷新纪录。
“今年以来,全省国考断面的水质同比好转。”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1月至5月,7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Ⅰ—Ⅲ类)为73.2%,县级、地级以上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实现100%达标。全省劣V类国考断面从9个降至6个。在原来为劣V类水体的深圳河口,随着水环境改善,如今70公顷天然红树林枝繁叶茂,水鸟在湿地觅食栖息已颇为常见。
生态屏障越筑越牢绿色水网越织越密
走进肇庆四会市地豆镇水车村,村道宽阔整洁,竹木掩映,绿色稻田与田边的水车相映成趣;相隔不远的罗源镇,四面环山,山林隽秀,五大水库如绿宝石般镶嵌在群山之中,村落中苗木花卉、水产蔬果等特色农业发展欣欣向荣,走在其中无不让人感受到优良生态环境带来的勃勃生机。
绿色发展需守护好山好水好生态。粤港澳大湾区背山面海、三江汇流,地理环境优越,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守护好这里的青山绿水,是大湾区实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规划纲要》指出,打造生态保护屏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珠三角周边山地、丘陵及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建设北部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
当前,大湾区内森林小镇建设如火如荼,成为筑牢生态屏障的重要抓手,生态屏障正延展到村镇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底,珠三角地区9市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实现了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雏形已现,为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建设构建了生态安全新格局。
“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200个森林小镇,珠三角地区50%以上建制镇将达到森林小镇评价指标标准。”省林业局局长陈俊光说。
在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加速提质的同时,我省还要加强珠三角周边山地、丘陵及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建设北部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深入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根据规划,到2020年,大湾区内地森林覆盖率预计达52%。
不仅森林生态屏障在大湾区延绵,绿色生态水网也在大湾区越织越密。宽阔澄澈的湖面,周边绿树成荫,栈道蜿蜒,亲水平台错落其中。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周边居民喜游乐到的城市休闲滨水空间,前身竟是一个最深达50米的废弃采石坑。位于南沙新区蕉门河中心区域的凤凰湖正在着力打造大湾区省级碧道试点。此处不仅有秀美的湖光山色,连通7个湖与蕉门河的凤凰湖碧道还具有防洪功能,保障当地暴雨不成灾。
作为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广东万里碧道工程已明确总长度180.09公里的“1+10”个省级试点,其中大湾区碧道试点作为重点建设的“1”,分布于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江门、肇庆8市,长度共97.79公里,占省级试点长度的一半以上。
省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重要抓手,万里碧道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打造为“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成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处。
一方迷人的“水鸟天堂”也即将形成。根据《实施意见》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的部署,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组织编制和落实相关区域规划,推进山体、水体、生态廊道的整体联接,未来将有更多的栖息地给珍稀野生水鸟“安家落户”。
绿色能源注入动能低碳出行渐成时尚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生态文明成果最终要为粤港澳大湾区群众共享,实现这一目标还需建立起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绿色发展新格局中,让群众享受到美好生活。
如今在大湾区内,一辆辆绿色牌照的新能源车在马路上已很常见。“开了这么多公交车,这种纯电动车最舒服、最平稳,无油烟,噪音也小。”在广州,有着36年驾龄的陈师傅对电动公交车赞不绝口。
建设绿色发展体系,需要变革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在大湾区内的不少城市,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正在加速形成,绿色低碳出行成为时尚。
据统计,2018年,全省新增纯电动公交车17456辆,公交电动化率达81%。继深圳之后,广州、珠海也实现公交100%电动化。
新能源汽车加速推广,燃油汽车排放标准也再度收严。今年7月1日起,广东提前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预计半年可减少蒸发类碳氢化合物(HC)约2万吨;到2030年,单年蒸发排放的减排效益预计能够达到34万吨以上,将有效改善珠三角空气质量。
不仅交通出行,产业和能源供应上也在积极调结构。《实施意见》提出,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快落后产能退出,完成“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综合整治。
来自省生态环境厅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排查“散乱污”工业企业(场所)10.7万家,完成整治约5.6万家。全省陆续关停156.5万千瓦燃机机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面积达到2.1万平方公里。
未来3年,我省还将继续开展造纸、印染、制革等高污染行业清洁化改造。推进粤港清洁生产伙伴计划,推动佛山南海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环保产业园、肇庆环保科技城等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
与此同时,广东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为大湾区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新动能。
在广东沿海的城市,一个个大风车矗立海上带来源源不断的电能;在珠海高栏港海边,满载LNG(液态天然气)的巨轮正在靠岸;在横琴岛上,高可靠性配电网和智能配电网已经搭建成形……一个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正在加速构建,2018年,广东近1/2电能来自清洁能源。
创新的市场机制也将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意见》提出,推动建立大湾区绿色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低碳城市、城镇试点示范。
在粤港澳三地持续推动下,粤港认证机构已签署《关于共同合作开展碳标签的谅解备忘录》,两地碳标签互认机制取得阶段性进展。截至去年,全省碳排放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配额9374万吨,成交金额18.60亿元,成为国内首个配额现货交易额突破15亿元的试点碳市场。
接下来,我省还将推进广州、深圳、中山等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支持佛山禅城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和中山小榄北区近零碳排放社区建设,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试点项目。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推进,一幅天蓝、山绿、水清、景美的美丽湾区画卷正徐徐展开。
数读
生态文明建设预期指标
●到2020年,大湾区内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0%,PM2.5浓度年平均值不超过34微克/立方米。
●到2020年,基本消除大湾区内地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
●到2020年,大湾区内地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
●到2020年,大湾区内地森林覆盖率达52%。
推进举措亮点
●筑牢生态防护屏障
推进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网建设,建立湿地保护分级体系,加快建设一批湿地公园,健全河长制湖长制,强化与港澳水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合作,打造区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合作典范。
●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
推进深圳河、广佛跨界河流、茅洲河、淡水河、石马河、东莞运河等流域综合整治,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消除珠三角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重点河流水质明显改善。
●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加快建设“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深圳)、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科学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中山)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创新中心。
各界声音
与世界其他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广阔的乡村腹地,从环境提升到乡村振兴,都需要绿色金融的创新支持。借助绿色金融等工具,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尝试探索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环保协调发展的模式。
——暨南大学绿色与低碳发展研究院院长傅京燕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不仅属于城际之间的地域共同体,也属于生态环境共同体。大湾区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应实现目标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标准协同,要构建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和深度的合作网络,推动“协同共治”。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大磊
“绿色供应链”是指对产品从设计、生产、物流运输、采购、分销,再到消费者使用完后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进行环保、节能管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绿色供应链”发展带来了机遇,“绿色供应链”发展也将推动传统粗放的产业向绿色、高效升级,同时也将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参考。
——广东省绿色供应链协会秘书长刘善武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应关注循环经济和绿色供应链,如果“绿色供应链”发展得好,有助于传统产业实现绿色升级,能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未来大湾区将会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低碳城市群,优质的人居环境将吸引更多人才、资源在此汇聚,从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环境》杂志主编梁光源
粤港澳大湾区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构建起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要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永波
南方电网将全力服务、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适应能源结构清洁化的趋势,以数字化、智能化、物联网等技术推动传统电网改造升级,实现分布式能源和即插即用负荷的智能调控,推动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
天然气正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坚力量,LNG(液化天然气)逐渐成为最活跃的天然气供应形式。《实施意见》提出,扩大油气管道覆盖面,提高油气储备和供应能力。中海油将通过开发建设一系列大型油气田,深挖南海油气资源潜力,完善海上输气大动脉管网,加快大湾区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华
专家观点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徐大平:
大湾区生态修复与
经济发展结合潜力巨大
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生态安全、环境优美是不可缺少的发展基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徐大平认为,改善生态环境系统,加快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是建设美丽湾区的题中之义。这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起到整体的提升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改善湾区居民生活上,还将对自然生物、大湾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长远影响。
他认为,修复、保护森林、湿地等生态保障系统,就是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重要举措之一。以红树林湿地与候鸟迁徙的关系为例,从西伯利亚一路往南,粤港澳大湾区一带可以说是候鸟停留的第三站。目前大湾区内深圳、珠海、广州、香港等地都分布有红树林湿地,其中香港、珠海等地红树林湿地相互连接,这些红树林为南飞的候鸟提供了休憩地与食物来源,有利于维持大湾区内的生物多样性。
大湾区所处的位置台风天气多发,这对生活、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徐大平认为,建设好防护林体系,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可以借助自然的力量,将台风灾害降低,减少经济损失。
大湾区内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应该是一项整体性工程。粤港澳三地地理上相互连接,环境容量和生态容量是一体化的概念,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工作不能孤立、分别开展,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并由三地协商、齐心协力推进。
目前,广东正持续推动珠三角绿色生态水网建设,大力构建湿地生态保护体系,同时携手港澳开展滨海湿地跨境联合保护,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徐大平认为,这些举措将为大湾区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提供绿色生态的休憩场所。
“生态修复的成效也将通过旅游、服务产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他提议,将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兼顾人民生活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这种发展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无限潜力。(全媒体记者 张子俊 谢庆裕 黄叙浩 刘倩 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