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 >  主页 >  信息详情
深圳市福田区出台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行动方案

点击数:664 发布时间:2019/7/23 0:00:00 发布者:大湾区创新产业联盟


  风起南粤,潮涌珠江,粤港澳大湾区正奏响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乐章。

  地处深圳市中心和广深港合作的核心腹地,当前,深圳福田正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的城市定位,以“改革拓荒牛”的姿态,敢闯敢试,奋力追梦。

  为贯彻落实相关要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7月18日,福田区委率先发布《深圳市福田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行动方案(2019—2020年)》(下称《行动方案》),提出将实施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领航行动、“创新福田”跃升行动、“金融福田”标杆行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升维行动、重点产业协同发展行动、绿色湾区共筑行动和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和优质生活圈共建行动等7大行动,部署48项具体工作,旨在把握福田区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举全区之力推动重点建设任务落地见效。

  《行动方案》为福田描绘出一幅发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壮阔图景:到2020年,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开发初见成效,深港合作引领效应全方位凸显;中心城区科技创新能力系统提升,“创新福田”优势凸显;金融标杆行动取得重大进展,区域金融中心地位日益突出;城市规划建设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阶段性跃升,高品质城区成为全新名片;现代产业体系高效协同,发展动能显著增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确立,优质生活圈初步形成;大湾区核心引领城区地位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彰显……

  福田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福田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勇当改革开放尖兵,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更具辐射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具软实力的“文化教育中心”,更具影响力的“服务交流中心”,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为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贡献福田力量。

  1 领航

  先锋作用全面增强 科技创新动能澎湃

  今年2月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和毗邻的深方科创园区建设,共同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立有利于科技产业创新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实现创新要素便捷有效流动。

  全力申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推动皇岗口岸整体重建、积极布局落户香港高校科研资源……随着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开发建设,福田正迎来新的发展“引爆点”,将对标中央顶层设计、贯彻省市工作要求,聚焦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部署这一主线,举全区之力加快推进合作区建设。

  《行动方案》提出,福田将实施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领航行动。全面启动皇岗口岸改造,初步完成福田保税区转型升级,落地实施一批有力度、有特色、有影响的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重大改革举措,与香港携手组建若干标志性重大创新平台,到2020年,合作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在创新领域的先锋领航作用全面增强。

  福田将推动出台合作区深方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以及空间规划、科研规划、交通规划等,形成系统配套、相互衔接、充分体现“五大发展理念”的“1+N”规划体系。以规划为引领,编制《合作区深方区域统筹规划实施方案》,加快实现深港协同、功能清晰、互动融合、集约高效、智慧绿色的规划布局。

  在推动实施政策制度创新方面,根据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内容,福田区正积极争取科技创新要素便利跨境流动的政策,务实推动先行先试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在对接香港国际科技创新资源方面,福田立足国家整体科研布局,借助香港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在加快科研管理制度国际接轨方面,福田找准香港与内地科研合作的难点痛点,对标国际知名科创园区,率先探索建立与香港接轨的科研管理制度。与此同时,河套地区主打“科创”牌的定位,将打开两地合作的巨大发展空间。

  开展构建都市型科技创新区、打造“智能+”创新示范区、打造“文化+”创新高地、构建大湾区“双创”人才高地、构建湾区领先的创新生态等工作,实施“创新福田”跃升行动,福田将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提升重点组团功能承载力,持续集聚全球创新人才,推动创新创意更高质量发展,优化建设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综合生态。到2020年,取得专利数(五年累计)超过5.3万件,R&D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1.1%,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超过1500家,“创新福田”成为中心城区的品牌标识。

  把握知识经济时代产业空间布局复归城市核心区契机,福田实施重点组团重塑行动,提升都市型科技创新区重要承载空间。华强—上步片区重点布局智能终端和智能装备产业链、电子通讯设备研发中心,八卦岭片区重点发展金融科技、信息技术及风险投资、知识产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强化车公庙—天安未来产业集聚区、梅林—彩田“深圳智谷”等创新发展组团,构建多节点串联、协作紧密、纵横交织的综合创新网络,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城市功能开放共享。

  2 标杆

  提升总部经济能级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改革开放40年来,福田作为深圳中心城区,是改革开放光辉历程的见证者、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历经几十年的高速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速度、质量、效益飞跃式提升,逐步发展成为锐意创新、活力蓬勃、流光溢彩的国际化现代化中心城区。

  金融一直是福田的靓丽名片,福田也在不断提升金融总部集聚区功能,着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发挥金融强区先发优势,提升金融总部集聚功能,建设和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夯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到2020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35%,持牌金融机构高度集聚、效益突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新标杆。

  此外,为巩固福田总部企业集聚优势,《行动方案》还提出,发挥比较优势,提升总部经济能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专业服务业等战略支撑产业。到2020年,市、区认定的总部企业500家,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70%左右,营商环境稳居先进城区前列,世界级湾区现代产业引领区初步形成。

  依托高品质商务环境和综合配套优势,打造大湾区总部经济运营核心,聚焦引进世界500强、中国百强的区域总部,及国际化、创新性、领军型企业总部,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质企业在福田设立中国区总部。

  扩大专门专业服务业跨境开放合作。争取先行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区域推进港澳籍、外籍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改革,具有港澳以及国际职业资格的金融、会计、规划、建筑、教育、律师、医生等专业人士,经备案可依法依规提供专业服务。支持港澳高知名度、高水平的专业服务企业和机构在福田设立执业机构,放宽执业门槛。推动成立大湾区专业服务联盟,合作创办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专业论坛,持续创造服务业开放红利。

  创建信息经济引领示范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打造信息技术协同创新载体、创新总部基地、湾区智能产城社区,重点聚集发展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能源、云VR/AR、无线家庭娱乐、智慧城市、北斗卫星应用等强关联产业。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产学研资等方面的优势,聚焦5G通信、光通信、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领域,主攻前瞻性器件、先进材料器件、智能处理芯片、射频毫米波器件、光电器件、通信系统器件等六大方向,打造世界领先的高端通信器件创新平台。

  整合升级总部经济支持政策,匹配资金和空间,设立专员、专窗服务,配套公共产品和通关便利等升级服务,形成总部企业服务包。大力培育具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引领行业发展的潜力企业,培养本土高成长型、细分领域领先企业,不断提高总部企业能级和规模,形成发展梯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深业上城、车公庙滨海云中心等多个即将投入使用的新载体,打造专业服务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若干个产业主题总部基地,定制适合的空间载体,营造优质总部经济生态。

  3 升维

  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都市基础设施体系

  《行动方案》提出,破解空间资源约束,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效率和品质,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打造适度超前、布局科学、国际一流、面向未来的现代都市基础设施体系。到2020年,慢行系统路网密度达到3.4公里/平方公里,轨网线路密度到达1.2公里/平方公里,地上地下立体空间安全、有序、高效,城市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打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显著成效。

  优化构建“一核一轴两翼”空间格局。以深圳CBD为核心,以“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中心区—梅彩”轴线为基础,北向对接龙华梅观科技创新走廊,连接东莞,南向延伸连通香港,联手周边共同打造贯穿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发展的“大中轴”。以环中心公园和香蜜湖片区为“两翼”,聚焦提升金融总部、科技创新、人文交流、文化教育等功能,打造开放包容、宜商宜居、高质量发展的大湾区中央活力区。

  构建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推动建设广深港综合交通“大动脉”,通过皇岗口岸、福田口岸、福田火车站等重要枢纽和广深港高铁,南接落马洲河套地区,连通香港西九龙,北穿梅林-彩田、龙华-观澜,直达东莞,串联湾区东部重要城市。预留香港北环线延至皇岗口岸线位条件,引入香港城际轨道线,强化与腹地城市路网融合衔接。构建旅客自动运输系统(APM)环线、云轨系统等内部交通网络,整合皇岗口岸、福田口岸、福田保税区三大区块交通,提升跨境区域“轨道+慢行”立体交通效率。

  提升湾区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强化广深港高铁福田站辐射带动能力,开展车公庙综合交通提质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岗厦北综合交通枢纽、黄木岗综合交通枢纽等重点工程建设,改善城市核心区域易达性,促进大湾区城市群间以及大湾区与内地的人员交流,构建跨境快速联通、资源要素融通、零距离换乘的大湾区综合交通核心枢纽。

  优化轨道及干线交通网络。提高中心区轨道交通规划密度,提前谋划香蜜湖、梅林—彩田等重点片区轨道配套,加强与南山科技园、前海中心区、宝安大空港、东莞、广州等区域的轨道直接快速联系。争取新增一条南北向中轴城际线,从福田出发经龙华、观澜北接东莞,预留远期干线连通香港,进一步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交通联系。

  打造湾区空中慢行系统示范区。高起点建设中心区二层连廊及配套设施,创新建立“中轴云廊”治理机制。打造梅林—彩田片区空中活力大街,以绿色廊桥缝合山、城、园,创建24小时开放的城市人文街道。加快推进全域空中连廊、慢行系统、绿道规划建设,实现市政公园、观景平台、办公楼宇、商业休闲设施、公共文化设施的活化开放、立体互联、无缝贯通。以人为本增设服务设施和功能,适度融入港澳设计元素及建筑特色,提高城区特色交通吸引力,赋予城市多元活力和更强融合感。

  统筹开发城市立体空间。抓住城市更新契机,打通地下空间骨架,联通地面、地下、空中三位一体网络,为再中心化创造新空间。结合全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和地下空间信息系统建设,重点推动轨道、公交场站、商业中心、会展文体中心等综合体的立体空间开发。优化地下空间信息采集系统,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立体空间利用和运营水平。

  4 共享

  为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提供优质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福田全社会的共识。为推进“美丽福田”建设,福田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发掘滨海岸线价值,构建海洋风貌浓郁的湾区景观带,联动开展深圳河、新洲河等水体综合治理,整合提升城区绿化资源,打造“公园城区”典范。

  到2020年,辖区河流主要水质指标达到Ⅴ类,城市公园超过125座,立体绿化率达到10%,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

  打好“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协调推进深圳河上下游、干支流综合治理,实施河湾清淤和生态修复工程,提升落马洲河套地区防洪能力及水环境质量,为打造世界级“黄金水道”奠定坚实基础。

  打造垃圾分类标兵区和固废无害处理示范区。普及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绣花功夫推行垃圾分类,通过精细化、科学化的方式培养居民垃圾源头分类的习惯,同步建立智能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生活垃圾跟踪处理体系,强化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形成垃圾分类的产业链、监督链、服务链。

  打造湾区“公园城区”典范。以高质量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引领城市发展和品质提升,创造性激发公园作为新兴文化空间的潜能,形成景观性与生态性并存的优质新型公园体系,率先建成全民共享、独具韵味的公园城区典范。

  为推动创造有利于港澳青年就业创业优质环境,福田还提出,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与青少年交流,完善优质生活圈支撑保障体系。到2020年,市级创业孵化基地超过10家,新引进1—2所独立本科院校或特色学院,推出面向港澳人才的住房、服务和政策,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圈初步形成。

  创造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生态圈。支持港澳青年和中小微企业到福田发展,将符合条件的港澳创业者纳入辖区创业补贴扶持政策范围。探索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立大湾区标志性的“深港青年就业创业示范区”,依托福田引导基金,为在福田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融资支持。

  推动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整合土地空间资源,加强与港澳高等院校合作,在福田中心区探索建立独立本科院校和特色学院。积极搭建平台,深入推进福田中小学校与港澳学校缔结“姊妹学校”。强化内地与港澳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多元教育文化交流,深化两地青少年研学合作,打造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样板。

  构建粤港澳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动城市更新和棚户区改造,加大力度配建保障性住房。调动市场力量和社会资源,加快意向项目洽谈,通过收购、租赁、补贴等方式,拓宽人才安居房筹集渠道,为符合条件的粤港澳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优质的保障性住房。

( 全媒体记者张光岩 刘丽 摄影 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