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 >  主页 >  信息详情
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百名大师万件作品惊艳亮相

点击数:782 发布时间:2019/8/31 0:00:00 发布者:大湾区创新产业联盟


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

2019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主办方供图)

  工艺大师、90后传承人、艺术重器、文创新品,展会、对话......汇集粤港澳大湾区三地超百名工艺名师和逾万件作品的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8月30日在广交会正式开幕。

本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支持主办,广轻控股集团作为企业牵头主体,联合粤港澳三地工美协会共同推进。博览会以“智启人文湾区,传承匠心致远”为主题,以振兴传统工艺为重要内容,通过集中梳理和展示粤港澳三地工艺美术的历程、精品、工匠、企业等,将工艺美术臻品与世界同台,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与世界对话,彰显中华文化自信,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据介绍,博览会于8月30日至9月1日在广州琶洲国际展览中心A区4.2、5.2馆举办,反映建国70周年岭南地区工艺美术创作成就,打造“国庆70周年大师精品展”;展示香港、澳门两地工艺美术代表作品,设置港澳专区;展示广轻集团发展工艺美术主业成果,工艺美术园中园项目和集团下属企业风采;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提升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水平,举办“南粤古驿道文创展”;让传统工美结合互联网文化,并与国画、油画和当代艺术等跨界融合,打造具有时代气息的“工美新文创”展区。

  广轻控股集团董事长白涛在开幕式上致辞。她表示,岭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岭南民间工艺美术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广绣、“广彩”、端砚、石湾陶塑、潮州金漆木雕等为主要代表的岭南工艺美术作品展现了独特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岭南文化内涵,也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粤港澳工艺美术同宗同源,地缘相接、文脉相承,资源丰富,地方特色鲜明,行业地位显著。粤港澳三地在文化产业方面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一定会成为凝聚粤港澳三地民智,传承振兴中华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与世界交流文化的重要窗口和传播枢纽。

  白涛透露,本次展会汇聚粤港澳三地超百名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逾万件独具特色的工艺美术精品,充分展示建国70年来岭南工艺美术创作成就,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和文化魅力。今年展会的精彩展示和配套活动,将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文化进一步交流合作,共建人文湾区,带动湾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

70周年展区部分展品(邹长森/摄)

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

澳门展区(邹长森/摄)

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网

展品吸引大量观众驻足(邹长森/摄)

  70周年展区:微书绝技惊艳四方

  70周年展区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杨锐华,带来《貔貅》、《喜获大利》等精品,还有潮州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芝文与弟子联手展出多件精品力作。微书是王芝文的绝技,本次展出其竹头瓶山水微书《论语》(高34cm,直径28cm),上半部分以《论语》书写成远山,下半部分绘以古代山水画。“书画配”,让微书与山水国画相映成趣,异彩纷呈。王芝文的微书绝技,不仅仅在于能在方寸之间刻下细微的书法,更在于其书写微书时仅肉眼裸视,而观者却需高倍放大镜才能看清。在放大镜下,观众可见竹头瓶上的微书古朴中突现出独特韵味,于细微处见功夫,毫厘之小,却笔迹分明。

  杨锐华弟子林赜、王璐冰也有佳作呈现。林赜的直筒瓶山水微书《唐诗》(高48cm 、直径20cm)上半部分以微书组成,下半部分是一幅古代山水画,结合瓷器造型、诗、书、画成“三位一体”相映成趣,古香古色。王璐冰的兰花微书《历代咏兰诗》(直径31cm)初看是一幅国画兰花作品,用放大镜近看,则可见以微书《历代咏兰诗》构成的精美画面,字中有画,画中有字,独具匠心。

  该展区还有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张瑞端的手拉壶作品《孺子牛》、《螭蟠》、《民族魂》,及其独子、潮州裕德堂手拉壶第五代传承人张泽锋的作品《海黄之韵》、《半个月亮》、《福猪》、《欢歌起舞》等。今年24岁的张泽锋把自己从设计专业学到的理念和技术带入这门传统工艺中,给潮州手拉壶的创作带来一股新的活力,也带动越来越多的90后、甚至是00后进入这个本被认为“老派”的领域,“我的影响力还很有限,但我希望能有更多高学历的年轻人一起来探索,令传统工艺在今天能有更新的发展。”

  在匠心传技艺展演中,还有多位省、市大师的作品,其中包括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郑金发的潮州彩瓷,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周承杰的广彩,佛山市工艺美术大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饶宝莲的佛山剪纸,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社洪的肇庆砚雕,以及工艺美术师林湘禹的潮州手拉壶。

  新中坚十大家:技艺创新推动行业前进

  为做好工美人才储备,系统培养行业中坚力量,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正式启动“新中坚——岭南工美青年百人培养计划”,预计将通过10年时间,在行业中发掘、培养100名优秀青年人才,助力其成为行业新生中坚,共促行业健康蓬勃发展。

  经过遴选,李颜珣、吴义永、马志东、郑国柳、吴清华、周雪清、梁秀玲、周承杰、梁向昭、杨伟东10名青年艺术家成为首批“新中坚”培养对象,他们来自潮彩、广彩、手拉壶、端砚、玉雕、刺绣等类别。

  根据培养计划,主办单位将立足行业发展需要,对接国内外市场,以培养技艺精湛、具有国际眼光的新时代新工匠为目标,借助大湾区“人文湾区”建设有利条件,利用行业资源,定期开展研讨培训、学术讲座等,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交流提升平台;利用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馆藏品资源,结合艺术家的创作,邀请专家、设计师和青年艺术家一起,研发富有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利用协会和珍品馆的资源和平台,协助艺术家做好艺术品的营销推广,让艺术家集中精力专心创作;珍品馆还将定期举办青年艺术家专题展览、出版作品画册,宣传推广青年艺术家艺术成就,提高青年艺术家的知名度弘扬工匠精神,推进行业发展。

  文创新品:传统麦秆画焕发新活力

  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既有自然古朴,典雅大方的特色,又有富丽堂皇、灵秀端庄的气韵,古香古色,具有金碧辉煌的效果。上世纪50年代以后,潮州麦秆画不断发展,成为一个工艺品种,行销全世界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年销售总额超百万元的一大宗出口工艺品。但此后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展开,受到市场经济的多元影响,产品的风格、趣味已不能适应当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需要,加上潮州传统工艺文化资源目前未能得到合理、充分的发掘和利用,潮州市特艺厂闻名海内外的麦杆画门类已停产多年,人才流失严重,技术产生断层,企业难以为继,麦杆画濒临灭绝。

  近年来,伴随国家对传统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以及社会上收藏热的逐步升温,潮州麦秆画技艺人员又聚集到一起,纷纷组建新的团队。他们在传统工艺技术传承的基础上,从题材内容和技艺形式上,不断寻求拓展和创新,推动潮州麦秆画产业的发展。

  本次作为文创新品的麦秆画灯饰、麦秆画笔筒、麦秆画手账本,把麦秆画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即使受到现代化和产业化的冲击,仍然坚持纯手工制作。比如麦秆画手账本选取尼泊尔手工纸,尼泊尔手工纸全由手工制作,取材于喜马拉雅的高山上,材质特殊,古朴经典。麦秆画作品选题于大自然,朴实又不失趣味。

  两场对话:探讨工艺美术发展方向和机遇

  岭南对话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本年度安排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8月30日下午的一场对话“湾区花正开——工美国潮的新观察”,将讨论新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和机遇。另一场对话“粤港澳大湾区2019文创资本对话”将于8月31日下午举行,探讨如何运用资本手段,为文化创意、生活美学和工美产业链发展赋能。

  主办方表示,策划和举办“粤港澳大湾区2019文创资本对话”,是希望通过与会嘉宾的分享及讨论,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工艺、文创的现状、痛点、趋势作多维度的分析,并结合资本市场对市场形势、行业特点的判断,共同探讨“文创+资本”的双赢之道,突破创意、供应链、产能、传播、资金等瓶颈,并借助资本的力量为行业赋能,加速工艺文化产业的发展,让坚持“文化自信”的理念得以弘扬。并希望本次对话可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创从业者及资本从业者的一个“港湾”,让所有不遗余力地探讨行业振兴、文化复兴的同行、朋友可以找到一个交流、聚合的地方,共同探索文创资本的方向与道路。(全媒体记者/邹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