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 >  主页 >  信息详情
沉睡海底400年,跟着它探秘海上丝路

点击数:1337 发布时间:2023/7/11 16:48:37 发布者:管理员




今天(7月11日)
第19个中国航海日
也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
618周年纪念日
600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
率领庞大舟师七下西洋
拉开了人类走向远洋的序幕
据史料记载
“郑和七下西洋,五经南澳”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与广东的南澳岛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百年前明代沉船之谜

广东汕头南澳岛
地处闽、粤、台三省海面交叉点
辽阔的海域是东亚古航线的重要通道


2007年,有渔民潜入海底作业时
无意发现了一艘载满瓷器的古沉船
2007年6月-7月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沉船
命名为“南海Ⅱ号”
2009年按遗址地域的命名规范
将沉船正式更名为南澳Ⅰ号沉船


图:南澳Ⅰ号沉船点


从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
在历经了3次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后
南澳Ⅰ号共出水近3万件文物
主要为明代万历年间外销瓷器
经考古人员分析比对,这些文物
基本上为景德镇观音阁窑
和漳州平和窑生产的瓷器
类型包括青花瓷大盘
碗、杯、罐、瓶等
此外还有釉陶罐、铁锅、铜钱

铜板以及锡壶等器物



数量最多的青花大盘

直径在30厘米左右

内壁绘麒麟、牡丹、侍女

书生与花草等

在目前出水的瓷器中

汉字特点非常明显

如用莲花代表廉政的“廉”

用鹿代表仕途的“禄”

器底有“万福攸同”“富贵佳器”“长命富贵”

“大明年造”“大明嘉靖年制”等朝代寄托款

随着一件件珍贵文物的出水

南澳Ⅰ号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

这些文物是南澳岛作为海上丝绸之路

重要通道的最好见证


明朝时期外销瓷享誉世界

明朝初年
自明太祖朱元璋颁布律令
“寸板不许下海”以来
海禁一直是明朝政府
对海洋的基本政策


地处闽粤交界处的南澳岛良港众多
虽然朝廷海禁政策严厉
但它却成为了私商
和海盗云集的贸易集散
由于南澳岛的特殊位置
明万历年间,皇帝下令在南澳岛上
设立南澳总兵府,镇守海防
明正德九年(1514年)
葡萄牙航海家科尔沙利抵达东方
并见到了他梦寐以求的青花瓷
他成为第一位见到中国瓷器的欧洲人
尽管当时明政府实施海禁
但在利益驱使下
他订购了10万件的青花瓷
而这批青花瓷到达欧洲的时候
价格翻了将近10倍
并成为皇室及贵族所钟爱的珍宝
后来,欧洲人希望能正式和中国明朝
建立贸易关系
明朝皇帝隆庆顺势解除了海禁
不仅外国船只可以停泊进货
中国的船只也可以出海
一条连接世界的贸易路线
便这样建立了起来
据统计,16到18世纪
共有三亿多件瓷器在欧洲登陆
它的销售遍及地球三分之二的大陆

南澳Ⅰ号书写了

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

南澳作为海上丝绸之路
一个重要的补给站、中转站

在明朝有“海上互市之地”的美誉

南澳Ⅰ号的发现证明了

汕头南澳海域在明代已是中外船商

行贸易的重要场所

是国际贸易货物的转运

集散中继站与必经之路


图:南澳Ⅰ号平剖面图


因此,南澳Ⅰ号的发现

对研究我国明朝海上贸易运输情况
具有很高的价值
古老的远洋货船
不仅满载了珍贵的文物
还是一扇管窥历史的窗口


?



监制/胡翼 宋雪
主编/张蓓 
值班编辑/佘小莉
校对/子鱼

往期推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湾区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