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 >  主页 >  信息详情
特区再升级 珠海新变局

点击数:502 发布时间:2021/4/1 0:00:00 发布者:大湾区创新产业联盟



  春天,总是有故事发生。2021年春天,3月末,一份以广东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的文件搅动一池春水。这份《关于支持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意见》(下称《意见》)一经公布,全省的目光再次齐齐投向珠海。

  建立“特事特办”机制,是近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支持地市发展的创新举措。此次,对包括珠海在内的三座城市专门发文支持,是继深圳、广州之后,广东再次为单个城市开辟“特事特办”的新机制。

  政策东风吹来,机遇不言而喻。区域重要门户枢纽、新发展格局重要节点城市、创新发展先行区、生态文明新典范、民生幸福样板城市,五大战略定位剑指现代化国际化。这是一次新起点上的新机遇,这是一个经济特区40年后重焕新生的历史拐点。

  踏上经济特区2.0的升级之路,珠海将迎来全新的变局。

  赋权

  突破之变

  “建设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试验平台、开拓者、实干家。”这是文件给珠海“一锤定音”的方向指引。作为全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珠海始终在开先河、谋创新的路上不断摸索。

  《意见》赋予珠海的一大使命是——践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使命。这其中,既包括用足、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也包括赋予更大改革发展自主权。更大的赋权,无疑将带来更大的突破。

  “支持在珠海适用对省地方性法规作出变通规定的珠海经济特区法规。”制度创新是核心,这一点,珠海已在实践中践行。2019年、2020年,珠海相继出台了两部支持港澳专业人士跨境执业的地方法规,分别针对港澳建筑领域企业及人士、港澳导游及领队。这两部法规的出台,既是珠海用好特区立法权的生动实践,也是珠海与港澳规则衔接的一大突破。

  如何进一步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提出细分领域的意见。“珠海可以公开更多的政府信息,作为未来大数据发展的一个基础。”梁海明说,如果在这个领域立法了,珠海就可以发展更多大数据相关产业,这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意见》明确,赋予更大改革发展自主权,“能放则放、应放尽放”,这对于一个践行改革开放使命的经济特区而言,至关重要。

  更大自主权中,值得特别关注的一点是,支持珠海在已取得使用权的无居民海岛上探索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自2019年5月1日起,《珠海经济特区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便正式施行,单位和个人可申请领取不动产权证。这也是全国首个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珠海再次走在改革探路的前沿。“借助无居民海岛的开发,珠海可发展蓝色经济。”梁海明建议。

  珠海毗邻港澳,担负着服务“一国两制”和支持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使命。下一步,经济特区在制度层面更大的突破,也将是与澳门的规则衔接、体制对接。

  “支持珠海创新粤澳合作开发横琴模式,建立共商共建共管的体制机制。”也被《意见》专门提出。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的开局之年,推动形成珠澳全方位合作新局面,全力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珠海的初心,也是珠海当前工作的总牵引。

  唯适变者生存,唯革新者常青。改革创新前沿阵地,再次搭上政策“直通车”,珠海期待更大的突破。

  出圈

  格局之变

  作为经济特区,珠海走出了一条生态友好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尽管如此,长期以来,珠海面临的经济总量偏小、实体经济基础偏弱等问题,一直是珠海这个经济特区难以形成区域辐射力的关键。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意见》明确提出了如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深珠合作示范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一系列规划部署。这意味着在全省区域发展格局中,珠海要从“小而美”走向“大而强”不仅仅是发展共识,更是重任在肩。

  在当前广东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下,做优珠三角核心区、打造粤东粤西新增长极与珠三角城市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是推动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分析,“其中,深莞惠城市群向东辐射、珠中江包括澳门等地向西辐射,才能带动起沿海经济带的发展。”

  定位为珠江西岸核心城市的珠海,增强城市辐射力已经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事情。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省委、省政府对珠海明确提出要规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全力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从更高视野推动区域间要素流动。

  珠海早已展开部署。目前,珠海正以金星湾“一水两岸”为核心区,面向全球公开招标,规划建设深珠合作示范区。现阶段,珠海高新区已经加快推进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中的国家高新区创新对接、产业链接、空间衔接机制。去年底,该区已落地深圳产业项目29个,总投资达62亿元。随着两地融合发展更加深入,产业集聚效应将大大提升珠海经济发展的能级量级。

  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珠海也拥有良好的珠澳合作基础。过去五年,澳门单牌车入出横琴政策落地,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启用,全国首创澳门企业跨境到横琴办公,澳门4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分部落户横琴,“澳门新街坊”项目动工建设,横琴开发建设以来成果丰硕,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3300亿元,累计注册澳资企业3600余家,成为内地澳企最集中区域。

  根据规划,广东省不仅支持珠海创新粤澳合作开发横琴模式,建立共商共建共管的体制机制,还将支持珠海强化与周边城市空间规划衔接、产业优势互补和基础设施联通,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如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区,推进珠海、中山接壤片区协同发展等措施。

  向外借力、抱团发展,在未来的区域竞局下,珠海大有可为。

  强大

  能量之变

  迈向“十四五”,珠海的新使命是摆脱“小而美”的标签,向“大而强”“大而优”转型跨越。

  何谓大?“‘大’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量级,把规模做上去。”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提出目标,2025年GDP达到6000亿元、常住人口达到300万,2035年GDP达到2万亿元、常住人口达500万。

  《意见》的出台,正是珠海变大变强的东风。创新发展先行区,是一个“大而强”城市的担当。而要实现城市“大而强”,产业支撑是关键。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沈岩透露,当前,珠海正加快构建以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重点的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这一产业布署,亦与《意见》相契合。

  “支持珠海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现代产业集群……”《意见》明确提出,珠海要培育壮大集成电路设计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金融营商环境,提升现代产业集群金融服务效能等。

  “数字经济是一个方向。”在梁海明看来,目前,各个城市的发展都转向了新基建,尤其是人工智能、互联网领域。珠海也需要往这个方向发展。他认为,“借助此次文件发布的机遇,珠海可以发展高精尖的新兴技术,成为世界的信息中心、智能中心。”

  区域重要门户枢纽,被列为珠海的五大战略定位之首。打造一个“大而强”的经济特区,珠海有做珠西综合交通枢纽的雄心。

  珠海要做珠西轨道交通中心,当前正加快推进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珠海至肇庆高铁、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开工建设深珠铁路;珠海还要做区域航空航运枢纽,机场国际化、港口升级齐齐开动;摆脱“末梢”地位,珠海还要建一张东联西拓、南北贯通的市区骨干路网。

  道路畅通了、产业壮大了,人才才会纷至沓来。“大而强”的城市,人口同样是一个重要指标。2025年,常住人口300万;2035年,常住人口500万,是珠海为自己定下的目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珠海此前已出台了被誉为珠三角地区最优人才政策的“珠海英才计划”,并以此为主线,出台配套政策24项。这是珠海广聚天下英才的决心与诚意。

  在城市竞争的“新赛道”上,珠海已按下了“加速键”。《意见》的出台,无疑是珠海跨步前行最大的助力。珠海期待,2.0升级版经济特区迎来全新的变局。(南方日报记者 梁涵 黄鹤林 何康杰)